卫祖国促和平 壮志未酬 |
哈菲兹·阿萨德 |
6月10日上午,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总统哈菲兹·阿萨德在与黎巴嫩总统拉胡德的电话交谈中因心脏病突发逝世,走完了他70年的人生旅程。他的逝世使阿拉伯国家失去了一位重要的领导人,也使中东的和平进程失去了一位关键人物。世界各国领导人纷纷致电哀悼,赞扬他几十年来在中东和平进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阿萨德1930年10月生于拉塔基亚省卡尔达哈的一个农民家庭,1955年毕业于霍姆斯军事学院。历任国防部长兼空军司令、复兴党地区领导成员。1970年,阿萨德出任复兴党总书记、政府总理兼国防部长,1971年3月当选为叙利亚总统,并于其后的4次选举中蝉联总统。在阿萨德的领导下,叙利亚奉行中立、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在中东和平进程中,既坚持“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谋求全面、公正解决中东问题,又以灵活务实的态度处理同各方的关系,赢得了有关各国的好感与尊重。收复失地是阿萨德一生的追求,他在与拉胡德的最后谈话中说,“要为下一代创造一个平安的环境和更美好的未来”,但是经过长达30年的努力,仍壮志未酬。 |
约瑟夫·埃斯特拉达 |
染丑闻遭弹劾前途难测 |
11月13日,菲律宾众议院以涉嫌犯有受贿、贪污腐败、违背公众信任和违反宪法等罪名,通过了弹劾总统约瑟夫·埃斯特拉达的议案,一周后参议院正式组成弹劾法庭,埃斯特拉达成为菲律宾50年来受到参议院弹劾调查的第一位总统。今年10月初,南伊罗戈省省长辛森指控埃斯特拉达收取了约800万美元的非法赌博贿赂款,并截留了该省部分税收款。消息传出,全国哗然,反对党领导人、现副总统阿罗约在前总统阿基诺夫人和拉莫斯的支持下,不断组织大规模抗议活动。总统丑闻案很快在菲政坛掀起轩然大波,导致金融市场剧烈震荡,群众抗议浪潮一浪高过一浪。 埃斯特拉达1937年生于一个富裕家庭,1955年在马尼拉马普阿技术学院读二年级时辍学,步入影坛,成为菲律宾家喻户晓的电影明星。1970年埃退出影坛,竞选圣胡安市市长成功,并连续担任该职16年。1986年他当选为参议员,1992年当选为副总统,1998年5月当选为菲律宾总统。 |
选战急诉讼艰险胜总统 |
乔治·沃克·布什 |
经过一个多月的激烈较量,20世纪最后一次美国总统大选在一场百年不遇的“选票之争”后,终于在12月13日落下帷幕。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得克萨斯州州长乔治·沃克·布什当晚在戈尔承认竞选失败后发表讲话,宣布自己当选美国第54届总统。今年的美国总统选举于11月7日举行,但由于对佛罗里达州的计票发生争端,双方候选人反复诉诸法律,展开了长达一个多月的官司战。布什虽然最终赢得了选举人票,但在全国的选票中落后了30多万张,双方赢得的选举人票也仅有4票之差,在决定性的佛州的得票差距不到该州投票总数的万分之一,这在美国200多年的历史上绝无仅有。 布什生于1946年7月6日,在得克萨斯州的米德兰和休斯敦长大,其父为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小布什毕业于耶鲁大学,并于1978年获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曾在得克萨斯州国民警卫队空军任飞行员。1975年,他在米德兰创建了一家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公司,并在该公司工作至1986年。1994年11月8日当选得克萨斯州州长,1998年11月再次当选。 |
约尔格·海德尔 |
搞排外惹众怒被迫下台 |
2月4日,奥地利人民党和自由党置国内外的反对于不顾,组成“黑蓝联合政府”,当时的自由党主席约尔格·海德尔旋即成为各国舆论关注的焦点。在此前举行的奥地利国民议会选举中,一向有排外倾向的自由党变本加厉地煽动仇外排外情绪,并在大选中跃居第二大党。虽然在国内外一片谴责声中,海德尔于2月28日辞去了党主席职务,但他代表的极右翼势力在奥地利政坛的得势引起国际舆论的极大震惊和警惕。 海德尔于1950年1月26日生于奥地利西部的巴德·戈伊泽尔,中学毕业后入伍一年,之后到维也纳大学法律系学习并获法学博士学位。1971年他进入自由党联邦主席团,1986年9月当选自由党主席;1979年起三度当选国民议会议员,并两度出任科恩滕州州长。他曾赞扬“第三帝国的就业政策井然有序”,称纳粹党卫军是一些“正直的人”。他以“小人物和正直人的律师”自居,反对欧盟东扩,提出了带有强烈排外色彩的“奥地利人优先”的主张。 |
反制裁信念坚挑战霸权 |
菲德尔·卡斯特罗 |
9月6日,在纽约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的古巴国务委员会和部长会议主席菲德尔·卡斯特罗与美国总统克林顿握手,并作了简短的交谈。这是美国总统与古巴领导人的首次握手,表明美国对古制裁已陷入尴尬境地。卡斯特罗随后在纽约的一次群众集会上强烈谴责美国对古巴的长期制裁是“一种犯罪行为”,是“对人权的侵犯”。他说,他同克林顿握手仅仅是出于礼节。 尽管联合国大会自1992年以来每年均以压倒性多数通过决议,要求美国解除对古巴持续30多年的经济、商业和金融封锁,但美国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不断强化针对古巴的各种制裁措施,给古巴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困难和损失。但英雄的古巴人民在卡斯特罗的领导下不怕压,不信邪,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不懈地与美国的霸权主义进行斗争,仅今年卡斯特罗亲自参加的30万人以上的反美游行就有10次之多。卡斯特罗表示,只要美国政府不废除对古敌视政策,反美斗争就不会停止。 卡斯特罗1926年生于古巴奥连特省,毕业于哈瓦那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1949年加入古巴人民党,1959年1月1日领导起义军推翻巴蒂斯塔独裁统治,建立了革命政府。 |
赫尔穆特·科尔 |
献金案入泥潭晚节不保 |
从去年11月开始,与德国前总理赫尔穆特·科尔有牵连的德国金钱政治丑闻接连曝光,被称作“黑账户”始做俑者的科尔受到社会各界的强烈批评。今年1月3日,德国最高检察院正式开始对科尔展开司法调查。1月18日,这位担任基民盟主席25年、连续执政16年之久的前总理在各种压力下宣布辞去基民盟名誉主席的职务。 据报道,基民盟涉嫌献金丑闻案的金额高达5000多万马克。科尔6月29日在议会专门调查委员会首次举行的涉嫌基民盟献金丑闻案听证会上拒绝所有对他的指控,认为这些指控都是“荒谬的”,并重申,关于基民盟1993年到1998年得到200万马克的资助,他是不会说出这些捐助者的姓名的。8月初,德国最高检察院完成调查,认为科尔犯罪证据充分,并随后决定不对他提出起诉,但前提是科尔必须付出25万马克罚金。 科尔1930年出生于德国路得维希港,1958年在海德尔大学取得博士学位。1966年—1973年任莱法州基民盟主席,1973年—1998年11月任德国基民盟主席,1982年—1998年担任德国总理。在他担任总理期间,德国社会稳定,经济蒸蒸日上。由于他努力促成两德统一,被誉为“德国统一之父”。 |
新总统新形象任重道远 |
沃伊斯拉夫·科什图尼察 |
10月7日,在经过一周的南联盟总统选举危机后,当选总统沃伊斯拉夫·科什图尼察在贝尔格莱德市萨瓦中心举行的议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誓就职,正式成为南联盟新一任总统。科什图尼察就任总统后表示,将依照南联盟宪法和法律,努力维护国家统一、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他强调南联盟必须作为巴尔干地区多民族国家继续存在,主张欧洲、俄罗斯和美国在巴尔干地区同时均衡地存在,反对在那里搞“任何垄断”。两个多月来,南联盟新政权在外交方面取得了进展。欧盟15国外长和美国总统克林顿分别于10月9日和12日宣布解除对南联盟的石油禁运和航班禁飞制裁。11月,联合国和欧安组织分别正式接纳南联盟为会员国;南联盟同美国、法国、英国和德国正式恢复了因科索沃战争而中断了的外交关系。 科什图尼察1944年出生于贝尔格莱德,毕业于贝尔格莱德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他曾在贝尔格莱德大学法学院任助教,后在社会科学研究所工作,以后又担任哲学和社会理论研究所所长、高级研究员。他是塞尔维亚民主党创始人之一,1992年当选为该党主席至今。 |
李文和 |
遭歧视蒙冤屈清者自清 |
9月13日,曾因涉嫌所谓“核间谍案”被单独监禁长达9个月的美籍华裔科学家李文和终于获释。今年60岁的李文和出生于台湾,曾在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工作20年。去年3月,他因被怀疑“向中国提供了核机密”而受到美国联邦调查局的审查,并被实验室开除。但经过数月调查,对李文和的“间谍活动”指控始终难以成立。1999年12月10日,联邦大陪审团以“非法下载机密资料”等罪名对李文和正式提出起诉,联邦调查局随即将其逮捕。由于证据严重不足,特别是此案的一名关键证人最近承认自己以前的证词“有误”,对李文和的指控开始彻底瓦解。为了保全面子,检方主动向被告提出妥协,并于本月10日达成辩诉协议。法官在宣读判决后说,由于“受到政府部门的误导”,他去年下令将李文和单独监禁。作为美国司法部门的一员,他为李文和遭到不公正的关押“真诚地表示歉意”。李文和一案在美国各界,特别是广大华人和亚裔美国人中引起强烈不满。美国许多有识之士从一开始就质疑此案的有关指控,并一针见血地指出:李文和的华裔背景是他遭受不公正指控的主要原因。舆论认为,李文和实际上是美国种族歧视和某些势力“反华歇斯底里”的牺牲品。 |
承叶氏启新篇大国图强 |
弗拉基米尔·普京 |
3月27日,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宣布,在俄总统大选中,弗拉基米尔·普京当选为俄罗斯联邦第三届总统。普京顺利当选主要因为他在去年8月被任命为俄总理后政绩显著,而他在竞选中提出的从经济和精神上振兴俄罗斯的富民强国之路也赢得了民心。普京出任总统后,对内加强中央权力,推进市场经济改革,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和恐怖主义活动,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对国家政权结构和社会、经济改革产生了深远的积极影响;对外巩固独联体、平衡东西方,积极争取西方对俄罗斯应有的尊重并扩大俄在亚太地区的影响,从而在恢复俄罗斯大国地位、拓展俄罗斯的外交空间等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因此,2000年被俄罗斯人称为“普京年”。 普京1952年10月7日生于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1975年从国立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在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对外情报局工作。1994年普京任圣彼得堡市第一副市长,1997年任总统办公厅副主任兼总统办公厅监察总局局长,1998年5月任总统办公厅第一副主任,1998年7月起任俄联邦安全局局长,1999年3月起任安全会议秘书,8月被任命为俄罗斯总理。1999年12月31日,叶利钦总统宣布辞去总统职务,普京出任代总统。 |
阿尔韦托·藤森 |
陷困境离宝座匿身东瀛 |
11月17日,秘鲁总统阿尔韦托·藤森在参加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后,从文莱飞抵日本东京,宣布辞去总统职务。11月21日,秘鲁国会拒绝了藤森的辞呈,而以“不能胜任”为由罢免了他的总统之职,而且要求他回国接受调查。在今年5月28日的秘鲁大选中,藤森以绝对多数票获胜,连续第三次当选为总统。9月中旬,藤森的“心腹重臣”蒙特西诺斯用金钱收买反对党议员之事被曝光,藤森自此陷入困境。 目前,秘鲁国内因藤森涉嫌在总统任内不法敛财问题而要求他回国的呼声日益强烈。但日本外相河野洋平12月12日在东京宣布,藤森具有日本国籍,这使秘鲁政府准备引渡藤森的计划落空。因为日本法律不允许引渡本国公民,这意味着日本政府不会同意引渡藤森。 藤森于1938年7月28日生于利马一个日本侨民家庭,1961年毕业于秘鲁国立农业大学农业工程系,后赴欧美留学,分别获得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和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的数学硕士学位。藤森担任秘鲁总统长达10年之久,以富有个人色彩的铁腕政策,使秘鲁不时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今后他的去向还将为世人所关注。 |